口腔念珠菌病,你了解多少?
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。念珠菌感染口腔后,患者通常会出现口干、口腔灼烧痛、味觉减退等症状,若不能及时正确地诊断、积极地治疗,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。
什么是口腔念珠菌病?感染如何发生?
口腔念珠菌病(oral candidosis, oral candidiasis),是由念珠菌属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、亚急性及慢性真菌感染,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。
有研究报道,口腔念珠菌病人群患病率约为4.17%,在某些易感人群中其患病率更高。如在佩戴活动义齿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达44.3%,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为52%,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感染者为60%,而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患病率则高达80%。
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,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,约有25%~50%的正常人口腔中携带此菌。念珠菌以芽生孢子型存在,呈椭圆形酵母细胞样,并不致病。
但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,白色念珠菌孢子可生出嫩芽,并逐渐向顶端延长,分枝,长成新的菌丝体而繁殖,导致感染的发生。
哪些人容易罹患口腔念珠菌病?
当机体存在下列全身或局部易感因素时,易罹患口腔念珠菌病。
①免疫及内分泌因素:糖尿病、HIV感染、恶性肿瘤、免疫力低、干燥综合征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;
② 药物及治疗因素:全身或局部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、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,服用有口干副作用的药物,放疗后口干等;
③ 食物营养因素:机体缺乏铁、叶酸、维生素B12、维生素A,食物含糖量过高等;
④ 口腔局部因素:口腔黏膜干燥,活动义齿戴用习惯不佳(夜晚不摘下、清洁差),口腔黏膜局部损伤,口腔卫生差,吸烟,白斑、扁平苔藓、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等口腔黏膜病伴发糜烂等。